专业让客户更加安全

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建设,班组安全建设
返回上一页首页研究中心文章发表

浅谈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日期:2018-12-10浏览次数:1459标签: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建设,班组安全建设

浅谈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的问题和对策

深圳市中瑞智管理策划有限公司  黄志丰

 

摘要:燃气公司每年会定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培训与宣传,但很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安全培训和宣传如何创新,如何提升安全培训和宣传的效果,有哪些新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培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阐述,期望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安全;培训;宣传;问题;对策

 

一、 引言

2017116日,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区126号楼2楼一居民家发生煤气燃爆事故,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老邵被严重烧伤。法院审理认为,可以认定原告受伤系因使用煤气不当所造成,对其受伤后果应当承担一定责任。被告作为专业的燃气经营单位,有指导用户安全用气的义务,对用户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燃气器具应当尽到必要的警示、告知义务。证据显示,被告在入户检查环节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形,并未对该住户进行每2年不少于1次的入户检查及宣传,未充分履行指导用户安全用气的义务,对原告受伤亦存在过错。法院酌定燃气公司承担40%赔偿责任。201810月法院一审判决:燃气公司赔偿老邵各项损失合计161966.02元。[1]  对用户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宣传,一直是燃气公司想做但又很难做到的工作,本文将结合法律法规对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的要求,安全培训与宣传的范围、内容、方式进行探讨。

二、 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问题:

经过上百场地的安全培训,个人总结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主要存在以下6方面的问题。

1. 培训和宣传的对象复杂:培训和宣传的对象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相关方作业人员、燃气用户、参观人员,培训对象数不胜数,在管理层级、文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普遍接受培训的人员都是非主动的,所以很难用一种方式将安全知识传输给不同的对象。

2. 培训和宣传主题覆盖不全面:不清楚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培训计划制定凭感觉,有什么教材做什么培训。

3. 培训和宣传资源不足: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师队伍难以建立,在经验、案例、培训技能方面有不足,请进来的外部培训师又价格高昂,走出去的安全培训费用也不低。对燃气用户进行电视台广告、小区宣传也要不少花费,制约培训的频次。

4. 培训和宣传的手段欠缺:传统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讲授,宣传单等方式,一些企业也尝试制作安全动画等方式进行培训和宣传,但是存在填鸭式教学,互动性不强情况。

5. 培训和宣传效果不佳:培训和宣传做的很辛苦,讲了很多,但是满意度不高,实际行动还是按原来的进行,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等情况出现。

6. 培训和宣传的记录不全:很多培训和宣传实施了,但是培训计划、培训签到、现场照片,培训和宣传效果评估没有进行,未实行培训的闭环管理。

三、 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的对策:

燃气行业是危险程度相当高的特种行业,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第一步[2]结合以上6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培训和宣传的对象制定相关培训和宣传主题。

燃气安全培训与宣传的对象从学员性质可分为企业内部学员和企业外部学员,其中企业内部学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主要内容包括取证类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能培训等,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规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约定。

培训对象

企业内部

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

从业人员

新员工

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

培训内容

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1、安全生产知识;
2、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4、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5、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6、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年7月1日)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年7月1日)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年7月1日)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年1月1日),第十三条

其中企业内部学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被派遣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燃气用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主要内容包括取岗位安全操作的教育和培训、以及,指导燃气用户安全用气等,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法规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约定。

培训对象

企业外部

被派遣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

燃气用户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培训内容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燃气经营者应当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指导燃气用户安全用气、节约用气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第二十五条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2016年2月6日),第十七条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2、针对培训和宣传资源不足的情况:首先可以内部挖潜力,某燃气公司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给予每月的安全补助,由各成员牵头组织班组拍摄制作岗位的安全视频,并进行内部评奖,从而充实了安全培训队伍同时也丰富了培训教材。另外可以借助一些外部力量,比如根据培训主题的关键词,在网上收集培训教材,不断迭代培训教材库[3]


3、针对培训和宣传的手段欠缺情况:可以借助一些“互联网+安全”的工具,比如在钉钉上有一款安学院的应用,可以实现在手机端,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学习计划制定、在线课程学习获取学分,并结合线下培训功能进行培训通知、签到、利用在线考试及系统发证等方式实现实时管理,对培训实施的总体进行还可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效果评估。这样将线下和线上培训相结合,将系统的知识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培训和宣传。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4、针对培训和宣传效果不佳的情况,需要充分应用事故案例,现场推演、小组PK等培训方法结合VR等新科技,提升培训和宣传的效果。

5、培训和宣传的记录不全,主要还是对记录的重视度不够,这一方面从以往事故案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培训和宣传做了,没有记录和照片,一旦发生事故,燃气企业在责任划分时马上变得被动。

总之,虽然安全培训在很多方面存在困难,但是也是预防事故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燃气企业硬件投入的同时,在安全培训和宣传等软件投入方面也需要更加重视和加强,通过改变员工、客户、相关方的安全意识,达到降低燃气安全管控风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燃气爆炸公众号.

[2] 郭庆森 安全教育和培训是确保燃气行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天津燃气》2005年 第2期.

[3] 浅谈如何加强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 第6期.

 

 

微信咨询
关注官方微信
服务电话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818723766